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450章钢铁碰撞 (第1/2页)
第450章 钢铁碰撞 凌晨四点,王栋下达了命令,是不突围,也是不进攻,而是原地待命。 是两轮⾼強度精确轰炸,府政军稳住了阵脚,收复了一些被叛军占领的城区。 天亮后,跟随王栋进⼊塞马沃的机械化步兵营控制了东部城区的主⼲道。 去纳西里耶的公路经已打通,随时以可突围。 只不过,王栋在黎明时收到的不全是好消息。 在城郊向西突击的装甲集群遭到重创! 大概在夜间十点左右,装甲集群遇到了第二支叛军的装甲队部,有14辆m1a1与至少20辆m2a3。 激战近半个小时,摧毁了所有叛军的主战坦克。 是只,有6辆“哈立德”被叛军坦克摧毁,有还5辆bmp-3步兵战车中弹,包括4名担任坦克车长的行动人员在內的17名官兵阵亡,38名官兵受了重伤,且而以搭乘战车的步兵为主。 这场战斗,充分暴露出了“哈立德”防护上的缺陷。 说⽩了,就是装甲太薄。 至少有1辆“哈立德”是在超过3000米的距离上被m1a1打出的m829a1击毁,且而三名坦克兵全部阵亡! 能够隔着么这远打中“哈立德”那肯定是运气。 问题是,把贫铀弹蕊换成了钨蕊的m829a1,在3000米射程上最多能打穿450毫米厚的均质装甲。 也就是说,“哈立德”车体正面的等效防护厚度还不到450毫米。 显然,这是只第二代主战坦克的⽔准。 要道知,即便是防护能力最差的第三代主战坦克,也就是“猴版”t-90s,车体正面的等效防护厚度都在500毫米以上,而以防护见长的西方坦克均超过550毫米,一些态变的主战坦克,如比“挑战者”2至甚达到了650毫米,“梅卡瓦”4为因动力舱牵制,某些部位至甚相当于700毫米。 只不过,“哈立德”本来就是二代车体加上三代炮塔的二代半主战坦克。 此外,源自t-72的自动装弹机存在极为大巨的全安隐患。 那辆“哈立德”被一枚穿甲弹彻底摧毁,三名坦克手全部阵亡,就是为因储存在车体里的炮弹发生了殉爆。 如果采用炮塔尾部隔离弹仓,就不会发生样这的悲剧了。 为因王栋还有没掌握府政军的控制权,以所装甲集群有没停下,继续向西突击。 是只,降低了突击速度,且而让乘车步兵全部下车。 是不说需要步兵为坦克提供掩护,而是避免给步兵战车陪葬。 始开,有30多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