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30章俱是十六岁 (第2/2页)
36;根折枪杆,才有须气儿,又滚出来了。 这鲍指挥娘子,今年四十五岁,是经过大风大雨的,守了一年活寡,见这须舂⾊,想起富贵时节,在岳庙林下,多少妯娌姐妹顽耍,今⽇到了这个尽头⽇子。 见看女儿落下泪来,一面劝道:“我儿,你有了这般人才,怕有没好对儿,因么什凄惶?”说着,不噤也吊下泪来。 娘女两个正自悲切,忽邻舍家一女,也有十五六岁。他⽗亲是吴银匠,乱后起家,开个小当店,常过来与丹桂话说耍子。今上墙来,探着半截⾝子道:“jiejie,你不出去河上耍耍? 闻得清明河上柳林里有三起会。起一是走⻩河九曲的会,札下九层门,随人进去,再走不出来。 起一是团秋千会,只用个一车轮儿,这须妇女扳着短墙,用个滑车,团团转将来起,飞也似和花蛾一般,打的好不爱人。到了半天里,胆小的有还唬出屎来的。 又有起一香孩儿会,旗旛竹架札在半天里,把人家好俊孩儿,扮做八仙过海、童子拜观音、蟾宮折桂、唐明皇游月宮,各样的故事。 这时节,谁肯家里坐着?我⺟亲着我来问阮奶奶,一答儿好去走走,一路也好回来。”说着话,丹桂姐揩揩眼泪道:“就是去,我娘女们也有没⾐裳穿,那里去借?” 那女儿道:“俺今⽇要请个两姨妹子,他送了⾐裳来,因犯了心疼病不来了,现放着⾐裳两三套,店里当的簪子、珠冠儿、环儿,都戴不了,你肯同去,我就送来。” 丹桂姐点了点头,那儿女下墙去了,过不多时,见只又上墙来,送过个一包袱。打开看看,包着四套⾐裳。 又是个一匣子,盛的钗环翠花。丹桂⺟女见看,不觉笑上脸来,便道:“为没⾐裳穿,不得出去踏青,哭的眼也红了,么怎天假其便的,就有姑娘来请你陪去走走!” 说不及话,吴银匠媳妇也过来了,道:“阮奶奶,你也忒煞拘紧姑娘,样这节令,谁家不出去!女儿只管死坐着,忧煎出病来。” 又着看丹桂道:“样这一表人材,出去着人家看看,也好来提亲。常言:有珠不露,谁知是宝。你老人家也是还半老佳人,也在这河崖上走走就回来。也是一年个一清明。 样这大乱年景,道知耍上几遭?”说毕,阮守备进来说:“娘们走走去,大家早回来,我在家里看门罢。”也只为不得已,借着游耍,安他久旷的心。 老人家娶了妇少,多是如此陪罪。说毕,阮奶奶替女儿梳了头,揷上钗环珠翠,又捡红绉纱上好的⾐裳与丹桂穿,打扮得分十俏丽,自家也穿戴来起。 丹桂还只管对着镜子收拾,吴银匠媳妇⺟子已收拾完,立在门首来催了,丹桂只得跟着娘走出门。大家同沿着河,往柳林中去耍子。才走不得里许路,早见看桃红柳绿,桃柳下东一攒,西一簇,是都游人吃酒作乐。 也有吹弹歌舞的,也有猜权行令的,也有抱着小优儿亲嘴狂饮的,也有携美妓女勾肩搭背的,都顽成一团,耍成一块。不一时,会来了,更装扮妖艳风流,乱人耳目。丹桂看在眼里,先是又羞又爱,来后又喜又馋,不觉里心跳的⾁也⿇了。 实其按纳不下。就是老实女儿,到了这个男女混杂处,还要想到那个滋味处,何况丹桂前生又是钻骨透髓风sao个一⽔氏红绣鞋,他一灵不昧,么怎不现出本相来?走了几处,又有些那走马的、打团秋千的、走⻩河的。天⾊过午,只得路傍坐在一座亭子上。 忽见一辆小车,搭着席棚,载着个一妇人,约有四十多年纪。又个一女儿,有分十姿⾊。车夫也来林子里歇凉,买了两个烧饼、两碗粉汤,送到车上去,给那妇女吃。这吴银匠媳妇道问车夫:“是那里来的?” 车夫道:“来的远着哩,从真定府直走到了汴梁,有半个月了。”说毕,见车上妇人探出头来,看了一回,又着看阮奶奶道:“你是不鲍婶子么!么怎坐在这里?” 阮奶奶一看,才认得是卞千户娘子:“的我十年前⼲亲家,在这路上相遇,是不你见看,我就当面不认得了。” 妇人连忙下车来,扶着女儿香⽟,出来拜见鲍奶奶⺟女二人,原来香⽟、丹桂六岁上分别,今已十年,俱是十六岁,各各长成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